2022年(秦网二十二年)6月14日中国秦腔网渭南现场报道 大秦腔 文/图】 6月14日晚,由中国戏剧家协会、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“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渭南分会场在渭南大剧院开幕 ,西安豫剧团《秦豫情》亮相渭南,中剧协副主席李树建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琦出席活动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田瑞宣布开幕,副市长张开致欢迎词,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致辞。 张开代表市政府向莅临活动的领导、嘉宾表示欢迎,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戏迷朋友表示感谢并致以问候。他说,中国秦腔艺术节作为全国秦腔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,在渭南设立分会场,为我市打造秦腔艺术品牌,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我市将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模式,运用“云剧场+慢直播”等平台,在渭南大剧院上演精彩剧目,让广大戏迷朋友们饱享耳福、过足“戏瘾”,让秦声秦韵在传承弘扬中焕发新生、赓续发展。 王辉在致辞中说,陕西是文化大省和戏剧大省,渭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深厚的传统戏曲资源积淀,相信在渭南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,在渭南社会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,本届秦腔节渭南分会场活动将展现出中国当代秦腔艺术的迷人魅力,向更广泛人群传递秦腔之美、戏曲之美,让秦腔艺术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时代光彩。 《秦豫情》讲述的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灾,夏秋两季大部分绝收。大旱之后,又遇蝗灾。饥荒遍及河南全省110个县。据估,1000万众的河南省,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大迁徙,一担两筐逃荒来陕,艰苦创业,最终落地生根的故事。 该剧围绕女主人公小勤初来长安奋力拼搏,终于站稳脚跟的近十年悲欢命运,描写了逃荒移民在他乡艰难生存、逐渐融入的奋斗历程,着重表现了以河南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不畏艰苦、自强不息、百折不挠、勇于担当、乐观进取的“扁担精神”,也体现了以陕西人为代表的中华大家族相互包容、风雨同担、和谐共生的凝聚力。 据了解,本届秦腔艺术节由中国戏剧家协会、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。渭南作为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分会场,6月14日至6月23日期间,在渭南大剧院上演豫剧现代戏《秦豫情》、陕南民歌《乖姐》、秦腔传统剧目《赵氏孤儿》、商洛花鼓现代剧《情怀》、阿宫腔《红梢林》、秦腔现代戏《惠中权》。 |
|手机版|站点统计|中国秦腔网
( ICP12003179 )
GMT+8, 2023-4-1 05:59 , Processed in 0.035459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