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 登录
中国秦腔网 返回首页

师院学子的个人空间 https://qinqiang.com/?126203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【原创】别再折腾了——秦腔人(图)

热度 31已有 5384 次阅读2012-5-20 12:57 |系统分类:网友原创| 秦腔传承, 秦腔保护, 秦腔继承, 秦腔改革

【图】西安易俗社最有名的看家剧目秦腔传统剧《三滴血》处境堪忧(中国秦腔网 长安小生 摄影)

 
       秦腔,是我们西北人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结晶,他反应了西北地区人的憨厚老实、粗旷豪放即“争、冷、硬 、噌”。在过去的80年代、90年代,在我们没有喊出“振兴秦腔”的口号之前,秦腔就很火,那时候每个县区至少有一个秦腔剧团,乡镇和大一点的村落也都各自有业余剧团,这些业余剧团也是营业性的,农忙了干农活,农闲了拉出去演出,挣点生活补贴。而到今天反之我们越振兴,反而越“不兴”,这叫我们这些喜欢秦腔的很是想不通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哪,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三秦儿女的深思:
 
        我觉得要守住秦腔的底线,秦腔是一门大众艺术,实在民间逐步茁壮成长起来的文化艺术。在我们保护、发展、振兴秦腔的过程,一定要守住这个底线,不能把秦腔艺术,搞成商品艺术。渭南市秦剧团前些年和其他剧团一样,面临着经营不下去的情景,甚至,已经有剧团的部分骨干离团,或投靠其他演出团体,或该行谋生。正因为当时的团里领导和文化部门正确定位守住了这一底线,才有了今天的“1元剧场”,才使其恢复了昔日的辉煌,以激起了原来离团的演员返回剧团的念头。这一探索,为我们秦腔其他团体和秦腔发展走出了新路子。而作为西安百年剧社的易俗社——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剧社之一,在11年的时候,对剧场重新装修以后,据有关报道,门票价格:普座380元/位,卡座3000元/间,豪华包间8000元/间。面对舆论的一片哗然,该剧场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就是要让秦腔回归高端消费市场,让人们真正认知秦腔的价值,让观众有种身份感。”而目前秦腔的最大观众群体还是农民和普通市民,西安易俗社剧场把目标人群定位为“4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”不是很明智。接不住地气就聚不起人气,失去了最广大的消费群体。植根民间、源于大众的草根艺术就成了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。毫无疑问,靠公款买单,即使嚷嚷再欢,人们也有理由认定这不过是“虚假繁荣”。古老的秦腔艺术正在复兴发展的道路上徘徊,我们必须准确定位,坚持守住大众艺术这一底线,才是秦腔发展振兴的路子。
 
       少搞运动,少开会;多排练、多恢复、多演出,就能振兴秦腔。目前,到处在开研讨会、搞运动、办研究生班,试想想,我们现在有了研究生、有了本科生,秦腔到底发展了么?应该还是多静下心来,多排练,多到基层去演出。记得下时候,村里夏天举办纳凉晚会,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请了刚从甘肃省秦剧团调回的孙存碟,当时他演了三个戏,一个是屠夫状元、一个是拾黄金,还有一个是顶灯,其中顶灯是最见功夫的,其他两个也不错,他的诙谐的语言、风趣的表演,再加上贴近生活的题材,不断地引起群众雷鸣般的掌声。到演出结束以后,都上了车要走了,围观的群众在喊“孙存碟,下来,孙存碟,下来”当时一块去演出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李瑞芳就说了一句“这人咋中了你的啥邪了”,么办法,他叫司机打开门,站在车门口说了一段快板,群众才让开道路,让车走了。这样的例子很多,这就说明了,只要演员认认真真给群众演戏,群众就会拥护他、尊敬他,只要演员认认真真演秦腔,我们秦腔就会振兴。这是用开研讨会、挂横幅、喊口号所换不来的。
 
       我们更不能再玩“猴子搬苞谷”的游戏了。想一想,我们这几年都在喊创新,当然,也出了不少新本子,得了不少大奖,也成就了一大批演员。但是我们秦腔有这么长的历史,有这么多的传统剧目,据可靠保守统计,秦腔剧目有万余本,而现存的,有文字剧本的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也就不超过七千本戏,而现在被搬上舞台的也就千余本吧!这些数字的对比,说明“玩熊搬苞谷”游戏,再不能进行了。我们在创新剧目的同时,要恢复优秀的传统剧目,使之重新走上舞台,比如说“《太湖城》、《卖华山》、《斩颜良》、《反五关》、《过巴州》、《天水关》、《水淹泗州》、《打登州》等等,秦腔《出无关》,是秦腔优秀的传统历史剧目,而现在在陕西找不到一两个演此剧目出色的关羽演员了,这是一件令人可悲的事情。作为国粹的京剧,近几年恢复了不少”音配象“剧目,这一点就很好,而我们秦腔据我所知就只有一部由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陈仁义、王玉琴两位老艺人演出的《四郎探母》做了音配象恢复,这是要领我们深思的。
 
9

鲜花
6

握手
1

路过

雷人
1

扔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7 人)

发表评论 评论 (26 个评论)

回复 中国秦腔网 2012-5-21 11:40
少搞运动,少开会;多排练、多恢复、多演出,就能振兴秦腔。
——有见地,有水准。
回复 中国秦腔网 2012-5-21 11:44
围观的群众在喊“孙存碟,下来,孙存碟,下来”当时一块去演出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李瑞芳就说了一句“这人咋中了你的啥邪了”,么办法,他叫司机打开门,站在车门口说了一段快板,群众才让开道路,让车走了。

——曾经那个活在人民中间的孙存蝶,重金买下了梅花奖之后,化蛹成蝶,飞的越来越高,忘了自己的出身,脱离了群众,脱离了组织,成为秦腔界最典型的“反面教材”。
回复 滚动地球 2012-5-30 04:23
斩秦英: 基本同意楼主意见。但有一点,适当搞些研讨、汇演活动,办一些集中培训活动我以为还是很有必要的,这样能开阔眼界,取长补短。
另外,“据可靠保守统计,秦腔剧目 ...
仅有的一点家底都让利欲熏心的年轻一代折腾光了。
回复 韩汪亮 2012-6-14 08:02
少搞运动,少开会;多排练、多恢复、多演出,就能振兴秦腔。
回复 六月雪 2012-6-23 14:36
接不住地气就聚不起人气,失去了最广大的消费群体。植根民间、源于大众的草根艺术就成了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。
回复 六月雪 2012-6-23 14:38
秦腔的衰落很大程度在于人为的胡折腾。
回复 追求-秦腔 2012-8-3 10:53
们更不能再玩“猴子搬苞谷”的游戏了。想一想,我们这几年都在喊创新
回复 dyf0119 2012-8-19 17:24
不能再玩“猴子搬苞谷”的游戏了。想一想,我们这几年都在喊创新。
-----有道理,支持楼主!!
回复 渭北放羊娃 2012-9-2 08:01
坚决要求现在的秦腔发展必须接地气!!!
回复 王明明 2012-10-18 20:43
在创新中追求发展,在发展中创新!振兴我们的秦腔哦!!!
回复 dsyeal01 2012-11-28 08:39
值得秦腔人思考
回复 娃他岁爸 2012-12-5 17:40
有道理,支持楼主!
回复 西岐查里斯 2013-1-7 03:15
此文的标题是否能换的更贴题,更具建设性,使读者看了更振奋一点呢?
回复 师院学子 2013-1-13 23:17
西岐查里斯: 此文的标题是否能换的更贴题,更具建设性,使读者看了更振奋一点呢?
求赐教!
hidden
秦网会员2014-10-11 18:34
现在的秦腔经过大家都看到了,我认为六、七十年代的兴盛现在无法看到了。
hidden
秦网会员2014-10-11 18:37
秦腔现在都标准化了。无需流派和创新了。
hidden
秦网会员2014-10-11 18:44
现在的秦腔管理可以放手让一些人对着麦克风唱,演出,反正怎么样,就是那几个人的事。
hidden
秦网会员2014-10-11 18:46
六月雪: 秦腔的衰落很大程度在于人为的胡折腾。
hidden
秦网会员2014-10-11 18:46
六月雪: 秦腔的衰落很大程度在于人为的胡折腾。
赞赞
回复 孟亚库 2015-6-14 00:58
秦腔要发展 我认为先从演员抓起 先让年龄长的演员会上网 对电脑知识懂一些  再从团长抓起 让团长要学会宣传自己的团 无论在哪里演出都要通过微信 QQ和其它传媒方法让不在现场的戏迷和观众都知道你们在哪里演出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再好的戏剧团队 再好的演员也必须宣传 不然死路一条
12下一页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QQ|手机版|站点统计|中国秦腔网 ( ICP12003179 )

GMT+8, 2023-4-1 06:29 , Processed in 0.038256 second(s), 4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