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 登录
中国秦腔网 返回首页

高山美的个人空间 https://qinqiang.com/?455757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贾平凹:贫瘠之地盛开着《极花》

热度 1已有 2025 次阅读2017-2-11 17:39 |系统分类:网友原创

贾平凹:贫瘠之地盛开着《极花》
转自中国青年报 杨杰

    4月14日下午,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《极花》在北京发布。与之前出版的长篇小说《带灯》一样,《极花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女性——从乡村到城市的女孩胡蝶,被拐卖、出逃,最终又回到被拐卖乡村的故事。

    胡蝶是当代中国众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姑娘中的一个,她不甘于重复父辈的生活,急于摆脱农村的一切,尤其要摆脱农村人的身份。到了城市,哪怕是栖身在收破烂的贫民窟里,她也希望按照城市人的标准去生活、去审美。她喜欢高跟鞋、小西服,喜欢房东的大学生儿子,这既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向往,也是她试图摆脱农村印记或枷锁的一种无声抗议。但是,这个虚无缥缈的城市梦在胡蝶第一次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就被割断了。她稀里糊涂地被人贩子卖到了中国西北一个叫不上名字的村子里,偏僻、穷苦、无望。故事从这里开始,胡蝶的抗争、撕扯、疼痛也从这里开始。

    贾平凹说,自己的作品一直关注当下,关注飞速发展中的城市与乡村,以及发展和停滞的巨大反差,尤其是身处这个时代漩涡中的人的命运和处境。“农村的衰败已经很久了,而我这几年看到好多村子没有了人,残垣断壁,荒草没膝。我知道它们在消失。我们没有了农村,我们失去了故乡。我的作品,感情是复杂又微妙的,我企图用各种办法去表达,但许多事常常能意会而说不出,说出又都不对了”。

    《极花》的封底上写着这样一段话:虽然作品是从拐卖人口的事件入手,但真正的着眼点却是当下中国最为现实的贫困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,是城市不断壮大、农村迅速凋敝的问题。 

    文学评论家、《人民文学》主编施战军说,《极花》是具有现实提问能力的小说,作家将贫瘠之地写出了人性丰饶和世事纷繁,既有对人的体恤、对乡村的探察,也有风俗志式的地方知识谱系的精妙书写。

    小说的创作素材来源于贾平凹一位老乡的真实经历,是10年前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:老乡的女儿被拐卖,历尽千辛解救回来之后,却再也融入不了原先的生活。“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一直没对任何人说过,但这件事像刀子一样刻在我的心里,每每想起,就觉得那刀子还在往深处刻。”贾平凹说:“《极花》虽然写了一个被拐卖的妇女,它却并不是一个拐卖故事,它继续的仍是我多年来对于乡村生态的思考与认识。”


鲜花

握手

路过

雷人

扔蛋

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

发表评论 评论 (1 个评论)

回复 司马坡下人 2018-3-22 17:17
这书应该找来读一读。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QQ|手机版|站点统计|中国秦腔网 ( ICP12003179 )

GMT+8, 2023-6-1 19:25 , Processed in 0.027846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